北京电影节带动相关产业“共赢” 会展在其列
北京国际电影节
在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嘉年华活动上傲然挺立的15米的“变形金刚”更像是本届电影节巨大能量的“标识”。由于本次电影节首次引进战略投资,将市场模式融入其中,这样的强力“组装”使得电影节仿佛成为了巨大的“擎天柱”,不仅对于电影产业本身有“磁力效应”,而且还将气场扩散到了其他产业,惠及了电影文化消费,对北京餐饮、旅游等行业都产生了明显的拉动作用。
■电影节彰显
全产业链参与特色
北京国际电影节虽然年轻,智慧却已相当成熟,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彰显全产业链参与特色的环节包括了电影洽商、电影嘉年华、电影企业交流活动,这些活动为国内外电影企业、机构的电影剧本、技术、设备、融资、衍生品、院线影院、影片合拍等搭建了平台。
但“业内”的繁荣还不够,北京国际电影节刚刚举办到第二届,就摸索出了一条有效的发展道路。此次电影节引入中国联通作为高端战略伙伴,举办的“精彩在沃电影嘉年华活动”不仅备受群众欢迎,而且如同一个顺畅的链条,让各个产业环节都牵起手来,互惠互利。
■电影衍生产品
“一站式购买”
本届电影嘉年华活动每天有上万人广泛参与,人们来这里不仅观看电影、体验电影高科技,也要体验时尚的生活。在联通展台的互动节目丰富多彩,有真实版捕鱼达人、愤怒的小鸟,还有联通的应用体验,人们如果亲身参与一下游戏,还会获得小礼品,虽说不算贵重,但玩家的脸上明显带着成就感。
影迷们玩乐之余,还会在电影衍生品前频频驻足,商品售卖区内聚集着很多电影爱好者,他们充分利用此次机会对电影书籍、音像制品、海报等进行“一站式购买”。而到了中午时分,人流又涌向了餐饮美食区,以电影主题餐车为主体,服务员们身着水手服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中西式餐饮美食,体验绿色健康饮食文化。而咖啡厅内更是不分时段地“满负荷”运转,咖啡的香气四处弥漫,游客和服务员都是笑意盈盈。
难怪北京电影家协会主席、北京国际电影节副主席张和平对此次电影节走“市场之路”的明智之举深有感触:“电影会展本身就是一个产业,电影节的举办不仅对电影产业本身产生促进作用,还会促进巨大的消费,实现餐饮、旅游等行业的共赢。”
■会展行业
会展行业是指会议、展览、大型活动等集体性活动的简称。其概念内涵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制度或非制度的传递和交流信息的群众性社会活动,其概念的外延包括各种类型的博览会、展览展销活动、大型会议、体育竞技运动、文化活动、节庆活动等。
会展行业是指围绕特定主题多人在特定时空的集聚交流活动。狭义的会展仅指展览会和会议;广义的会展是会议、展览会和节事活动的统称。会议、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展销会、展示会等是会展活动的基本形式,世界博览会为最典型的会展活动。
■视频网站
与电影节“亲密接触”
而敏锐的网络也嗅到电影节中存在的机遇,搜狐、爱奇艺等视频网站今年与电影节“亲密接触”,细致布局,成为电影节网络视频重要合作伙伴。那些无缘亲临“中外电影合作论坛”,现场聆听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演讲的影迷们通过爱奇艺的全程独家转播活动一字不漏地取得了3D技术的“真经”。爱奇艺等优秀视频网站对传统电影节的全方位介入,为北京国际电影节带来的是其在网络新媒体领域影响力更大幅度的提升,强力刺激了电影节传播,这又是一次跨界的“共赢”。
搜狐CEO张朝阳表示,包括北京国际电影节在内,目前世界著名的电影节都已经越来越看重视频网站等新媒体平台的价值,视频网站的网络特性和媒体特性使其能在第一时间用丰富的视频内容与世界连接,从而让电影节与全球同步。
■“后电影节效应”
价值不可估量
其实,任何一个国家、城市愿意举办大规模电影节,首先都是为了推销电影、形成文化影响力;其次则是通过电影节来拉动经济增长——商家赞助、广告、交通、宾馆、餐饮、旅游等方面,涉及的行业越多,盈利模式越健全。换言之,成熟的电影节的经济效应并不逊于世界上任何一种博览会、运动会。
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懂得利用这个平台去搭建无限的机遇,这种立体协作、领域纵横的视野和魄力显示了北京这个历史古都立足更高水准、更大影响、更好效益的新起点,着眼于国际一流电影节定位的决心,相信北京国际电影节还会产生“后电影节效应”,并引发“滚雪球效应”,形成价值不可估量的“国际水平、中国特色、北京风格”的著名文化品牌。
北京中展伟业提供专业国内外展览会策划设计搭建服务,企业形象/品牌专卖展厅设计执行等,经过长期的积累、发展,也为了顺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衍生出集品牌策划、形象设计、会议会展、多媒体应用、城市空间规划、全面型的文化传播公司。
公司成长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众多的客户,各地的品牌策划实施、终端形象建设、展览工程设计施工、户外广告制作安装等均以质优、高效的互动执行在客户中获得较高声誉与认同。
更多信息请点击:http//:www.zhongzhan.com.cn